NEWS CENTER

新闻资讯

走审批流程在仓库管理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5-10-19

    

一个仓储企业,正常的审批流程要怎么做才比较好呢?其实啊,在很多企业里,基层员工一听到“流程”两个字就头疼,甚至想吐槽,觉得这是那些不干活的人专门搞出来的麻烦事,用来为难真正干活的人,好显得自己重要。而管理层呢,又常常抱怨员工能力不行,总爱不按流程办事,导致公司管理表面一套实际一套,企业的管理能力和效率怎么也提不上去。出现这种尴尬局面,最常见的原因大概有三个:


第一个原因是没搞清楚流程到底该服务谁。太多企业在设计流程时,总是围着领导转,想着领导想要什么,却把真正的使用者——一线业务人员的需求给忽略了。这样一来,流程设计出来后,领导看着挺满意,但一线业务人员用起来却特别复杂。比如销售人员好不容易拉来了客户,结果内部一堆流程评审下来,客户早就等不及跑掉了。就像咱们常说的报销流程,报销人肯定希望越快越好,但财务总监可能更看重风险,觉得审批的人越多风险就越低。如果完全按照领导的想法来,那报销难、员工不愿意出差的问题就难免会出现。所以啊,在设计流程之初,我们一定要好好想想,流程的使用者到底需要什么,一定要围绕他们的实际需求来策划。


第二个原因是太依赖增加人为审批来控制风险。流程确实是为了让业务合规,控制企业风险,这点没错。但怎么控制风险,方法选对才最重要。举个简单的例子吧,采购定价流程。公司都担心采购人员拿回扣,把价格报高,所以每次定价后都要经过成本会计审核。成本会计拿到报价后,一番复杂的计算,然后给出意见,经常要来回协商好几轮,流程拖得老长。但我们换个角度想,能不能让成本会计的工作提前呢?在采购定价之前,就根据市场行情先算出一个标准成本价。只要采购谈的价格在这个标准成本的合理偏差范围内,就直接认可。这样后面审批时来回扯皮的过程是不是就能避免了?


所以在设计流程时,每增加一个审批节点,我们都得问问自己:这个节点到底要审什么?能不能用过程中的规范要求来替代?控制风险最好的办法,往往不是简单地增加领导的审批环节,而是把各种规范和要求融入到业务流程的每个步骤中,形成标准化的输入和输出。这样风险自然就控制住了,也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来回折腾。


第三个原因是总想着一劳永逸,流程定下来就不变了。打个比方吧,公司的流程就像人穿的衣服,随着公司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应该跟着调整。市场环境变了,就像一个人从夏天到了冬天,还穿着T恤肯定要感冒;公司内部规模扩大了,就像孩子长大了,再穿童装肯定不合适。可很多企业偏偏就想让流程一成不变,不管外部市场怎么变,内部组织怎么发展,流程还是老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