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施的关键——从领导到基层都要动起来
仓库领导必须带头使用系统:每周开会时,查看WMS里的库存数据、订单处理进度、货物周转率等,依据系统数据做出决策。如果领导自己都不用,下面的人就会敷衍了事。
培训要接地气: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图和操作手册,用实际的订单案例进行培训。比如教拣货员时,以一个真实订单为例,手把手教他如何在WMS里找到货物位置、进行拣货操作。给入库员演示:“货物到库后,系统自动分配库位,按照提示操作就行。”当然,系统只是辅助工具,不能完全替代人工沟通和判断。
先跑通核心流程:比如先让订单处理员在WMS里接收订单→系统分配拣货任务→拣货员拣货→打包员打包→发货员发货,其他复杂功能后期再逐步完善。
2.要与现有工作流程结合
如果仓库里的老员工习惯用纸质单据记录货物信息,别强行让他们全部使用电子单据。可以改成:让他们先把货物信息记录在纸质单据上,再由专人录入WMS系统。
如果分拣员习惯按照自己的方式摆放货物,只要不影响整体效率和库存管理,也可以适当尊重他们的习惯。实施WMS的原则是提高效率,而不是给大家添乱。
3.数据准确(数据不准WMS就没有用了)
比如:仓库上线WMS后,入库员录入数据不认真,把货物数量写错了,结果系统显示有1000件商品,实际仓库只有800件。发货员按照错误数据发货,导致客户投诉缺货。
解决方法:前两个月每天下班前安排专人核对系统数据和实物,发现错误及时纠正。设立奖励机制,抓到一个错误奖励发现人30元,激励全员监督。同时设置硬规则:没有完成系统入库操作,不能进行发货。
4.持续优化(WMS不是一次性的)
上线三个月后,发现“货物上架”环节太复杂(员工要填写多项信息),简化修改成只填写关键信息,如货物名称、数量、库位。
仓库管理员反馈“库存盘点报表不好用”,找实施顾问调整报表格式和统计逻辑,根据实际需求修改报表。定期每月开一次WMS使用反馈会,谁用得不爽就提出来,快速修改优化WMS系统。
最后总结一下,实用落地最重要:需求要精准(先解决关键痛点)、系统要匹配(小仓库别选大型专业系统)、领导要带头(领导不用,员工应付)、培训要实用(教到会为止)、数据要准确(前期不准,后期全乱)、优化不能停(没有完美的WMS,只有不断改进的WMS)。这样干,WMS才能活起来,成为企业仓储管理的得力助手,而不是“花了钱还添乱”的摆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