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新闻资讯

浩博物流以数智化升级实现降本增效

时间:2025-08-09

酒类产品是指酒精度(乙醇含量)达到一定量的含酒精饮料,也是人们经常消费的一种饮品,按商品大类划分,可分为白酒、啤酒、黄酒、葡萄酒及果露酒等等。中国酒业协会牵头编制的《2024年中国酒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饮料酒消费总量保持在5000万千升以下。消费量方面,白酒与啤酒占据主导,二者约占总消费量的93%;葡萄酒、黄酒、露酒、其他酒以及包括进口烈性酒合计占比约7%。在营收方面,白酒占比69.9%,啤酒占比20.4%,葡萄酒、黄酒、其他酒等合计占比不足10%。从盈利能力看,各品类差异更加明显,白酒与啤酒合计占到行业总利润的98.7%,其余品类合计占比1.3%左右。

1.白酒

作为中国酒类市场中的绝对主导,白酒行业在经历高速增长后,增速开始放缓,渠道端库存压力上升,消费需求趋于理性。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酒业协会的数据,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累计白酒产量414.5万千升,同比下降1.8%;实现销售收入7963.84亿元,同比增长5.3%,实现利润总额2508.65亿元,同比增长7.8%。近年来,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持续下降,行业整体销售收入却不断攀升,表明白酒行业发展趋势依然整体向好,并正在从粗放向精细、从数量向质量、从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变。

白酒行业是完全竞争市场,行业分化日益加剧,市场份额向优势产区、名优酒企和知名品牌持续集中,“马太效应”凸显。如贵州茅台、五粮液等头部企业占据行业大部分利润,2024年20家A股白酒企业总营收4422亿元,净利润1666亿元,在区域分布方面,四川、安徽、江苏等为白酒企业聚集地。预计未来白酒行业将继续呈现集中趋势,高端白酒品牌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高,其他中小型白酒品牌竞争将日趋激烈。

消费需求的变化,成为推动白酒行业变革的关键力量。年轻消费者逐渐成为白酒市场的新生力量,他们对于酒饮的选择更加注重口味和体验,注重酒类个性化表达、“悦己”要素以及消费场景的喜好。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选择低度酒品,而非高度烈性白酒,因此低度白酒成为厂家拥抱消费者的抓手。此外,国际市场成为白酒行业未来重要的突破方向,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有利于提升白酒在全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中国白酒的国际化进程。

表1 2024年中国白酒上市公司业绩排名

image.png

(资料来源:根据各公司2024年报数据整理)

2.啤酒

啤酒属于日常快速消费品,是世界上最为流行的酒精饮料之一。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啤酒生产和消费市场,伴随大众酒类消费习惯的转变,啤酒行业近年来开始呈现出“量跌价升”的态势。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啤酒市场消费复苏乏力,全年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啤酒产量3521.3万千升,同比下降0.6%。尽管产量有所减少,但营收和利润却逆势上扬。2018至2023年,啤酒行业销售收入从1474.5亿元增长至1863亿元,利润总额也大幅攀升,从121.85亿元增至260亿元,增幅分别达到26.35%和113.38%。

当前,我国啤酒市场格局稳固,百威亚太、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燕京啤酒与重庆啤酒等企业凭借品牌优势、渠道优势和市场占有率,在行业中占据领先地位。其中,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等国产品牌通过技术创新、优化产能与供应链、发展数字化产业等方式,让国产啤酒更好地走出国门,拥抱国际化发展。

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促使啤酒企业不断推出新品、拓展品类、丰富产品线,而向高端化转型成为众多啤酒企业的选择,并逐步从品质提升、价格提高、结构改变的初级高端化,逐步向价值化、体验化、个性化和消费的场景化转变。在这一趋势下,精酿、无醇啤酒迎来爆发式增长,其中精酿啤酒预计2025年消费量达23万千升,年复合增长率17%,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

在渠道拓展方面,除即饮渠道(餐饮等)外,非即饮渠道(电商等)也在持续增长,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将产品与服务相融合,成为啤酒行业的新风向。今年3月初,华润啤酒宣布与歪马送酒开展战略合作,进一步布局即时零售;青岛啤酒则推出“鲜啤1903”主打即时消费场景,销售额同比增长20%,拓展新的消费场景。

表2 2024年中国大快消上市公司之啤酒TOP10

image.png

(资料来源:东方快消品中心)

为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和应对市场竞争,啤酒企业纷纷探索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如,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和智能管理系统,提高生产效率;利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需求,推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通过区块链等技术的应用,让消费者可扫码追溯原料来源,提升品牌信任度。



企业实践


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已成为各领域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酒品行业并没有缺席这一轮的技术变革,一众名企都将发展数智化作为主要工作目标之一。

1.贵州茅台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近年来不断加大在数字化、智能化方面的投入,从供应链管理、生产自动化到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等各个环节,都在逐步实现数字化升级,并率先打造出国内首个5G白酒智能工厂,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工序监控、质量预判、设备健康管理等多维度的酿造关键参数的精准控制。

在数字营销平台“i茅台”项目建设过程中,贵州茅台集合销售、生产、仓储、物流、财务、客服、宣传、数信等多部门力量,并联合10余家开发商参与,使“i茅台”在2022年5月正式上线。在开发“i茅台”期间,贵州茅台对包装生产、质量管控、渠道管理、消费者服务等诸多关键流程进行优化,力求供应链能更加精准高效地响应市场需求。运用区块链技术,构建“一物一码”流通溯源平台和全国一体的仓配网络,在包装生产、仓储、物流等流通全过程中能够实现完整溯源。同时,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完善安全防护体系。除“i茅台”外,贵州茅台以“产业数字化”创新管理推动发展,创新引进多种数字技术,实施“智慧茅台2.0”项目,建成茅台云平台、大数据平台、骨干网数字底座,上线业财一体化管理系统,升级防伪溯源系统,搭建起端、网、云、数、用、智、安的数字化转型框架,持续用好“数据+经验”模式,打造工业互联新业态。

2025年贵州茅台将聚焦公司战略目标,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优化核心产区规划建设布局,持续推进茅台酒“十四五”中华技改建设项目、坛厂包装物流园、习水同民坝一期项目、中华6万吨勾调中心、茅台酒用原料储备库等重大项目建设。在数字赋能方面,加强数字化专业人才的引进、培养和激励,持续提升数字化团队专业能力。围绕“智慧茅台2.0”规划,建设集产品设计、生产、质量、物流系统集成的数字化供应链,构建园区智能化管理运营平台。

2.五粮液

2024年,五粮液的高质量倍增工程进展顺利,5个项目基本完成,生态酿酒二期项目逐步投窖生产;勾储酒库项目正在逐库投入使用;智能仓储配送一体化项目逐库投用智能立体库、调试安装包材立体库;制曲车间扩能项目1条生产线开始带料试生产;集中污水处理厂项目一期土建工程即将完工。2025年,五粮液将计划投资19个项目,拟投资金额25.86亿元,主要包括10万吨生态酿酒项目(二期)、五粮液门户区项目、五粮液成品酒包装及智能仓储配送一体化项目、普拉斯公司绿色功能性食品包装新材料项目等13个续建项目和五粮液联控指挥中心项目等6个新建项目。

在智能化和数字化方面投入的增加,表明五粮液正在积极拥抱科技,提升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为实现降本增效,五粮液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通过引入智能化设备和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生产流程的智能化改造和升级,在酿酒生产方面通过引入机器设备和数字化技术,实现标准化生产,提高白酒的产出率和产品质量。在供应链管理优化方面,实现从原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全链条数字化管理,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协同效率,并增强五粮液的抗风险能力。如,在物流环节,五粮液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车辆轨迹与状态,保障货物时效性与完整性。面对老酒市场长期存在的真伪难辨、信息不透明等核心问题,五粮液推出“一物一码”防伪溯源系统,为每瓶五粮液陈年老酒赋予唯一的数字身份,消费者扫码即可获取完整产品信息,包括出厂细节、鉴定报告、存储条件、流通记录等全链条数据。这种全程可视化的数字溯源方式,彻底改变老酒交易的信任机制,将传统的“人际信任”交易模式,升级为基于“数据信任”的新型关系。

3.华润啤酒

华润啤酒(控股)有限公司是华润集团属下的酒类上市公司,专营生产、销售及分销酒类产品。华润啤酒从2023年开始进行信息化整合,用数据来驱动生产流程自动化,由此进入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华润啤酒通过搭建一个统一的云边协同的物联网(IoT)架构来适应底层物联网的设备协议,这一套系统可支持华润啤酒60多家工厂逐步从信息化、数字化到最后智能化的发展进程。

专03-图片1.png

华润雪花郑州工厂自动化设备及智能管理系统

华润啤酒通过数智化升级改造,加速工厂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充分融合,实现从日常运营到生产管理、销售的全链条数智化。如,作为首家智能化升级试点工厂,华润啤酒郑州工厂自2021年以来就进行装备升级、控制系统智能化改造、产品结构升级、厂容厂貌品质提升。在升级改造完成后的智能车间里,只需“一键智能化操作”,导入生产计划和配方,就可以实现从麦芽到啤酒的订单式生产。同时,生产线还可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计划进行灵活调整,实现不同品类、不同规格的啤酒生产。

2024年,在重大工程建设方面,集团旗下朝阳工厂搬迁新建年产30万千升项目正式开工,另有3个项目投产运营,包括凉山工厂搬迁新建年产40万千升项目、济南工厂新建年产70万千升项目、厦门工厂新建年产40万千升项目。并且,华润啤酒继续推进数字化升级,如搭建基于“平台赋能、数据驱动、智慧运营”理念的食品安全智慧平台;为蚌埠工厂配置智能立体库,采用智能化无人操作、自动装车系统及WMS仓库管理系统;建设安徽宝钢制罐配套雪花啤酒JIT产品输送线系统等等。在物流升级方面,探索推进仓配一体化,通过前置仓布局整合仓储与配送,减少中间环节,提升效率,缩短配送时间,借助系统对接与标准化操作优化供应链响应速度。

2025年,华润啤酒致力科技创新和数智化赋能,加快高质量采购、卓越制造、产能集约化和柔性化、供应链一体化管理和数智化营销融合,打造成本领先能力,以及通过持续的材料成本优势,落实“精简、精细、精益”的三精管理策略,提升盈利能力。

4.青岛啤酒

青岛啤酒2024年实现产品销量753.8万千升,实现营业收入321.4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4亿元,净利润再度创历史新高。公司具有遍布全国的生产基地、完善的供应链体系,覆盖全国主要市场、辐射全球的网络布局,目前青岛啤酒已行销超120个国家和地区。依托成熟的数字化战略蓝图,青岛啤酒也在持续推动产品、创新、数据、流程、组织五大方面的变革工程。

当前,青岛啤酒的数字化建设已全面覆盖端到端业务链条。在客户需求阶段,通过“一物一码”技术,实现业务全链的数据采集和数据共享,推动业务深度连接消费者;构建消费者数据平台,实现数据运营。在产品研发阶段,青岛啤酒独创“三解码”研发模式。在订单计划阶段,端到端满足客户需求的计划管理模式。在智慧采购阶段,通过采购平台自动下单、供应商在线沟通,在原材物料实现“一物一码”,加上智能仓储、AGV产线智能配送来提升采购效率。在智能制造阶段,智能生产实现可定制,在啤酒制造过程中实现数字化质量全流程管理。在智慧物流阶段,通过生鲜冷链实现“一盘货”管理模式,使物流运作标准化,新鲜度统一管控,运送过程和质量都有统一标准。在数字营销阶段,围绕经销商打造一体化服务平台,经销商门户与DMS双系统共同提升渠道领域数字化覆盖深度。通过“五码合一”关联,构建多码互联数据生态,打造元宇宙消费者体验平台来吸引消费者。按照公司发展战略,青岛啤酒将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业务变革,持续打造全感知、全链接、全场景、全数据的“数字青岛啤酒”,提高系统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啤酒厂在2021年获评全球首家啤酒饮料行业工业互联网“灯塔工厂”,2024年再被评为全球首家食品饮料行业“可持续灯塔工厂”。该工厂实现大规模生产与个性化定制的完美融合,借助先进的工业互联网技术,使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升,每小时能高效产出6万至8万罐啤酒,能在同一生产线上灵活集成大批量生产、大批量定制以及小批量个性化定制三种模式,同时产出20种不同品种的产品,且彼此间无任何干扰。这种高度的自动化与灵活性,不仅赢得市场广泛认可,也展示出青岛啤酒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领先地位。



典型项目


  • 泸州老窖智能包装中心

2024年1月,泸州老窖智能包装中心建成投运。作为白酒行业首家“灯塔工厂”,该项目规划建设历时4年,总投资21.36亿元,占地304亩,总建筑面积达18.13万平方米,包含智慧包材中心、智能包装中心、智慧物流中心和供应链调度中心等多个板块,目前拥有高速自动化灌装生产线5条、包材立体库货位2万个和成品立体库货位12万个,年包装能力10万吨、成品酒储存能力超过500万件,其数智化程度达行业顶级水平。

专03-图片2.png

泸州老窖智能包装中心是白酒行业首家“灯塔工厂” 

该中心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数字孪生、云计算、工业物联网等新一代智能制造技术,堪称中国白酒行业智能化转型的标杆。在灌装速度方面,国窖、60版、窖龄生产线设计速度达15000瓶/小时,特曲生产线设计速度突破18000瓶/小时,创行业新高。在质量检测方面,覆盖15道关键工序、46个质量检测点及167项检测指标,采用微米级精度数字化质检技术,实现空瓶、杂质、标签、外观等全环节智慧化监管。在智能化方面,实现包材出入库、产线调度、物流运输全流程自动化运作,供应链指挥平台纵向贯通设备、车间、企业层级,横向串联计划、生产、仓储等环节,形成高效协同体系。在数字化方面,构建覆盖计划、采购、生产、仓储、物流等全链路的六大数字化系统。依托数字孪生技术,结合AI与云计算实现智能诊断与动态决策,形成“以虚控实、虚实共生”的工业4.0新模式。

作为泸州老窖百亿智能生产规划的压轴工程,泸州老窖智能包装中心建成投用后,成功与黄舣酿酒生态园无缝对接,可实现白酒从原粮种植、酿造、灌装、仓储物流全产业链的智能化、数字化。

  •  华润啤酒与宝钢包装共建JIT连廊项目

2025年5月,华润雪花啤酒(蚌埠)有限公司与安徽宝钢制罐有限公司携手打造的易拉罐JIT连廊项目正式投运。该项目总投资近3000万元,智能连廊全长740米,位于雪花工厂灌装线与宝钢铝罐生产线之间,创新整合RGV轨道穿梭车与链条输送双技术方案,可实现每小时80垛(合计400000罐)的高速输送力,并直接接驳华润雪花蚌埠工厂灌装线卸垛机。通过搭建供需信息实时共享平台与智能调度系统,连廊实现全流程自动化输送、全时段智能监控、全场景可视化管理,大幅提升供应链效率与运营安全性。

在项目中,数十节输送线与四工位穿梭车、高速提升机的组合应用,为供需方罐体直达按下“加速键”,改变传统的二次转运、货车装卸模式,穿梭车一次背负1200kg货物,时速为2m/s。据悉,作为连廊项目需求方的百万千升智能工厂,由井松智能携手华润雪花共同打造。贯穿“仓储、配送、生产、追溯”全流程的智能化应用,可实现每小时处理数十万件产品/瓶、罐装成品出入库1485托/时的高效运营;融入生产流通各环节的智能管控系统,在产存购销之间构建一张“看不见的网”,精准的实时数据,带来全域精度、效率与成本的最优解。供需双方信息共享、物料直运的功能设计,使本项目成为亚洲首例罐垛运输全程“零转运、零落地”的JIT智能连廊,标志着酒水供应链生态圈携手迈入数智化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