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9月2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在第17届物流与供应链数字化发展大会上正式发布《物流企业数字化 第1部分:通用要求》国家标准。这也是我国首个物流企业数字化国家标准,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有助于加快物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据介绍,该国家标准为物流企业数字化提供了通用框架和操作指南,涵盖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流程优化等核心环节,可帮助企业规避“重复建设”“信息孤岛”等问题,实现提质、增效、降本。并且,对于行业来说,通过统一标准,促进物流企业间、产业链上下游间的数据互通与业务协同,可推动行业从“单点数字化”向“全链条智能化”跃升。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杨国栋表示,物流行业数字化国家标准的发布是我国物流行业的一件大事,它的发布预示着我们国家物流数字化建设由过去自由式的生长形态转变为现在的标准化、规范化的发展。标准的实施将进一步助力构建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现代化物流体系,增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该标准将从2026年3月1日起实施。专家表示,随着这一国家标准的宣贯实施,有望在国内催生一批物流数字化企业,进而带动全行业的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也将持续推动物流与供应链的标准国际化,助力中国物流及供应链方案走向国际。
B.
9月26日上午,全国首部水上低空物流领域的通航安全规范性文件——《长江南京段低空物流配送作业通航安全工作指引(试行)》在南京正式向社会发布。近年来,低空物流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应用场景,在改善通航环境、服务船员需求、提高航行效率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2024年试验飞行阶段,长江南京段低空物流配送累计完成2.3万架次配送,飞行里程12.3万公里,为9000余艘船舶配送物资227吨,目前日均服务150架次。长江南京段每年约30.25万艘次船舶、4.56亿吨货物、371.02万标箱集装箱进出港。海轮、危化品船、客汽渡船、旅游客船等船舶往来如织,加之江上跨江大桥、危化品码头、架空电缆等数量多,对低空物流配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带来一定影响。低空物流配送若缺乏规范引导,不仅会给水上交通安全带来风险,也会影响行业健康发展。《长江南京段低空物流配送作业通航安全工作指引(试行)》共6章36条,从“资质要求、配送作业管理、船舶配合要求、应急管理”等维度,构建全链条、全要素的安全管理体系。这是全国首部水上低空物流配送作业通航安全工作指引,不仅填补了国内水上低空物流安全管理空白,为蓬勃发展的低空经济系上了“安全带”。
C.山东港口集团拟分拆航运企业上市
9月23日,山东远洋海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山东远洋”)在青岛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券商为申万宏源。资料显示,山东远洋成立于2020年3月27日,注册资本4.45亿元,由山东港口航运集团改制而来,主要从事集装箱运输及代理、油品加注及运输、干散货运输、客箱班轮运输等业务,打造了“中韩日日达”“山港快线”“半岛速航”“油运巴士”“南来北往”五大服务品牌。从股权结构来看,山东远洋由山东港口集团控股,持股29.47%;其他股东包括日照港集团持股26.24%、威海港持股21.95%、烟台港集团持股9.86%、青岛港集团持股6.09%、中谷物流持股4.49%以及渤海湾港集团持股1.89%。值得关注的是,在山东远洋的股东队伍里,除了山东港口集团及旗下子公司,还有中谷物流的身影。据了解,2024年9月,山东远洋集团启动增资扩股,并表示意向投资人自身或其控制的企业或其控股股东为上市航运企业的优先。同年12月,注册资本由4亿元增至4.45亿元。而中谷物流2024年年报也显示,当年投资山东远洋1.19亿元。至此,中谷物流与山东港口集团之间形成双向投资关系:山东港口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中谷物流0.93%股份,而中谷物流入股山东远洋,形成了港口与航运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本闭环。此外,中谷物流主营内贸航运市场,山东远洋则聚焦内贸与中韩航线,双方或将在业务上形成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