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这一新兴业态,正在成为推动智慧物流高速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信息协会低空经济分会副会长程泊霖在接受现代物流报采访时表示:“低空经济的核心是经济,落到实践上就是大中型无人机产业化,运营规模化,通过赋能千行百业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创新服务业发展新模式。加快服务业从数字赋能的互联网服务向智能驱动的新型服务方式演进,拓展经营范围,推动现代服务业向智向新发展。探索无人服务与人工服务相结合的新模式。在软件、信息、金融、商务、法律、交通、物流、商贸等领域,推动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广泛应用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其中提到“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这一规划为发展航空产业特别是航空物流、建设交通强国提出了刚性要求。
在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主办的2025企创融通汇“培育低空经济新业态、发展智慧物流新质生产力”专场活动中,专家研讨会分别从技术创新、产业转化、生态协同三个方面,深入探讨出当前亟待解决的产业问题。
我国国际航空物流只能满足自身需求的一半,是目前的我国物流发展的明显短板,也是大力发展低空物流的初心与使命,更加关乎我国物流领域未来发展。随着航空物流向干支线普及,航空器缺少逐渐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在发展低空物流基础上形成新的航空制造产业也成为当前的重要发展任务。
预计到2030年,全球投入商业运营的eVTOL数量将达到5000架;到2040年,这一数字将激增至4.5万架。全球eVTOL市场一片蓝海,逐渐呈现差异化竞争趋势。我国eVTOL行业起步较晚,体量小、潜力大,受市场需求影响,有望实现高速发展。相关机构预测,到2030年,我国eVTOL产业规模将达到500亿元
国家需要尽快出台相关标准,加大投入、集中精力培育航空器制造产业,将各类大中型无人机包括eVTOL研发制造列入国家重点支持项目,支持各类创新企业突破性发展,特别是将高原专用干、支线运输无人机作为重点关注予以支持。